主要從礦山建設的角度,探討了礦山的采區選擇和主要設計方案,分析了主要的通風設計,并計算了使用壽命。 它旨在分析和研究礦山建設的謹慎選擇。 以下是編輯部編制的礦山建設方案,歡迎參考!
在充分合理利用礦山現有生產和生活設施以及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將以較少的投資建造安全,環保和資源友好的礦山。 充分合理地利用礦山的地質儲量,采用合適的礦床開采方法,并盡可能多地開采地質資源。 充分研究和利用礦山的現有設施和設備,并盡可能少地增加投資,以提高礦山的經濟效益。 選擇和使用我國相對成熟的技術,該礦山已經采用并掌握了適合礦床開采加工條件的高度機械化的節能開采加工設備。 在滿足礦山正常生產的前提下,應簡化輔助設施或委托社會力量減少投資。
開發系統采用底壁井筒開發計劃,= 5500mm。 該井筒用于通過單層雙籠升降礦石,廢石,人員和物料,上下井口的高度為59m,井底的高度為-315m。 靜脈底壁共有0m,-50m,-100m,-150m,-200m,-250m,-300m的七個運輸巷道,許多中段被抬起。
礦體的厚度通常為5至30m,平均傾斜角為約60°。 它是一個陡峭的中等厚度的礦體。 礦體主要是含銅黃鐵礦,普洛特系數f為6到8,這是一個相對堅固的礦體,但由于其中許多都含有斷裂結構和斷裂帶,因此礦體的穩定性不是很好, 上壁圍巖是不穩定的,下壁圍巖是相對穩定的,礦體中含有硫,并具有一定的結塊和氧化性。 因此,僅可以使用填充開采方法,但是在良好的控制下,分層崩落方法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 根據設計任務,是一個中小型礦山,結合地質資料,采用鋼筋混凝土假頂板分層崩落法開采,階段高度為50m,塊礦長度為50m,寬度為寬度 礦體沿走線排列,每個礦塊均配有行人起重天井和水閘坑。 礦石坍塌后,由電動刮刀裝載,通過連接道倒入溜槽,然后通過溜槽滑入筒倉,礦石由振動采礦機排出。
通風方式為中央對角抽風。 選擇70B2-11風扇。 其性能參數為:速度:750r / min,葉片安裝角度θ= 20°,風量42m3 / s,風壓925pa,效率。 每個采礦區均采用風扇的功率和局部風扇通風。
采用中繼式排水。 泵房分別設置在-150米和-300米處。 在150米以下的中段涌出的水流入-300米的中間集水坑,然后泵入-150米的集水坑